首页

捆绑坐脸

时间:2025-05-24 21:04:41 作者:海内外炎黄子孙湖北随州共拜炎帝神农 浏览量:72500

  中新社湖北随州5月23日电 (记者 马芙蓉)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23日在湖北随州举行,两岸暨港澳、海外华侨华人等近2700名代表,共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。

  当天的拜谒大典共九项仪程,分别是:起鼓鸣钟、恭启圣门、点燃新火、敬献花篮、香敬始祖、恭读颂文、共拜始祖、唱诵始祖、瞻仰圣像。

5月23日,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举行。  张倩龙 摄

  上午8时30分,奉祀者入场,拉开大典序幕。进入拜祖仪式,鸣钟击鼓声响起,大殿圣门缓缓开启,炎帝神像出现在眼前。两岸暨港澳、海外华侨青年学子代表,共同点燃新火。

  随后,与会代表向炎帝神像敬献花篮,港澳台同胞、海外侨胞、科教文卫代表、时代楷模、道德模范、企业家等各界代表向始祖敬香。恭读颂文后,全体人员向炎帝鞠躬行拜谒礼,身着56个民族服饰的炎黄子孙合唱《炎帝大歌》。最后,现场嘉宾有序进入大殿瞻仰炎帝圣像。

  “炎帝受到两岸同胞的共同推崇和敬仰。”台湾大天宫董事林仁和说,每年炎帝诞辰纪念日,台湾大天宫也会举办祭拜活动,一些宫庙还会联合组织炎帝神像巡境祈福,以缅怀炎帝功绩。

  加拿大湖北商会会长邓继新表示,炎帝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追求。拜谒大典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提供了情感寄托和心灵慰藉,有助于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
  本次大典是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主活动,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。

  相传炎帝神农带领先民植五谷、尝百草、疗民疾、兴贸易,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。自2009年以来,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炎帝诞辰纪念日,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都在随州举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卢冠廷73岁:他在《大话西游》里唱着一生所爱

马卉表示,彩陶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,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连接,形成了地域广阔的早期中华文明共同体。希望以此展览让人们领略西北彩陶文化的魅力,同时助力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。(完)

朝鲜外务省:谴责美国“国别人权报告”对朝鲜恶意诋毁!

11月30日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28次缔约方大会(COP28)中国角开幕式暨“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”边会在迪拜举行,《绿色足迹——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》宣传片发布。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和引领者,近年来,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,能耗强度明显下降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、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、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、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、森林覆盖面积全球第一……中国携手各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,共行大道向未来。

2023年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.4% 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

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华龙洞遗址第四次正式考古发掘于今年4月启动。记者近日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、华龙洞遗址发掘队领队吴秀杰时,她正带领团队在发掘现场清理堆积土和胶结物,从中筛选出化石遗存。

达能全球CEO:将营养融入健康中国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

参与本次测产活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表示,盐碱地利用作为国家战略,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镇赉大片的盐碱地如果都能够被开发利用,对增加粮食产量、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。(完)

三词读懂世界互联网之要义

金秋的风,不仅送来了凉爽,还带来了收获的消息。“白露白茫茫,谷子满田黄”,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,终于迎来了气候宜人的收获季节。白露时节,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、大豆和高粱,华北地区的秋收作物也已成熟,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,进入全面分批采收的季节。五谷丰登的喜悦笑颜,即将随着早晨的露珠,在农人的脸上展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